您好,欢迎光临汉良轻钢别墅官方网!
全国咨询热线13510637224
睿婕轻钢别墅全球品牌

新闻动态

NEWS CENTER
装配式建筑碳排放交易政策
发布时间:2025-09-10 16:18浏览次数:

  在全球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背景下,中国碳市场建设步伐加快,装配式建筑作为建筑业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方向,与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结合正成为政策关注焦点。这一交叉领域正在孕育推动建筑行业绿色转型的新动力。


  政策基础:从量化评估到市场衔接

  近年来,各级政府陆续出台支持政策,为装配式建筑参与碳交易奠定基础。河南省率先发布《装配式建筑减污降碳效果评价技术导则》,建立了装配率、减污率和降碳率等量化指标体系,将减污降碳效果分为A、AA、AAA三个等级。这一评价体系为装配式建筑的碳减排效益提供了科学计量方法,为未来碳市场交易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。


  武汉市在《推动降碳及发展低碳产业工作方案》中明确提出,要“推动将全市能耗范围在5千至1万吨标煤的企业、建筑、交通、大数据中心等非工业行业纳入湖北省碳排放权交易范围”。这一政策动向表明,地方政府正在积极探索将建筑业纳入碳排放权交易体系。

153.jpg

  减碳优势:装配式建筑的市场竞争力

  装配式建筑采用工厂化预制、现场组装的建设模式,相比传统现浇建筑具有显著的减碳优势。研究表明,装配式建筑可减少50%以上的建筑垃圾,降低施工用水量约30%,缩短工期达50%,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可降低50%至60%。以一栋30层住宅建筑为例,采用装配式建造方式可减少碳排放约3000吨。


  这些减排效益为装配式建筑参与碳交易创造了先决条件。随着全国碳市场覆盖行业范围的扩大,装配式建筑产生的碳减排量有望转化为实际经济收益,为采用这一绿色建造方式的企业带来额外经济激励。


  政策展望:构建建筑碳交易体系的关键步骤

  中共中央办公厅、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《关于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加强全国碳市场建设的意见》首次对全国碳市场建设作出系统部署。虽然目前全国碳市场主要覆盖工业领域,但该文件为未来更多行业纳入碳市场描绘了蓝图。

12.jpg

  建立建筑领域碳交易体系需要解决几个关键问题:一是完善建筑碳排放监测、报告与核查(MRV)体系,确保数据准确可靠;二是制定公平合理的碳配额分配方案,兼顾历史排放和行业基准;三是建立市场稳定机制,保证碳价有效反映减排成本。


  未来展望:绿色金融与碳市场协同发力

  随着政策体系的不断完善,装配式建筑与碳市场的结合将更加紧密。《关于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加强全国碳市场建设的意见》提出支持金融机构开展碳质押融资,完善碳质押、碳回购等政策制度。这将有助于企业盘活碳资产,将减排效益转化为实际资金流。


  同时,各地装配式建筑发展目标也为碳市场提供了规模基础。多地要求到2025年新建装配式建筑占比不低于50%,这将产生大量可观的减排量,为碳市场提供充足供给。


  装配式建筑碳排放交易政策的发展,将构建“政策驱动-技术应用-减排效益-碳交易收益”的良性循环机制,为建筑行业

在线客服
联系电话
全国免费咨询热线 13510637224
  • · 专业的设计咨询
  • · 精准的解决方案
  • · 灵活的价格调整
  • · 1对1贴心服务
在线留言
回到顶部